我希望有座如你一般的城,接纳我所有的梦想 | 现场回顾

 

 

人们希望可以随身携带电脑设备,所以有了便携式笔记本;


人们希望可以在出行时解放双手,所以有了自动驾驶汽车;


人们希望可以城市道路不再拥堵,所以有了智慧城市建设;

 

当人们有了各种需求,创新与技术便应运而生,好的创意就像泡泡一样从水面上冒出来。关于智慧城市,创新和设计从来不是技术问题,它只关乎想象力。

 

城市是诞生奇迹之所,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与最美好的希望。

 

5月20日,WIEE「造就思想节」——超越智慧城市专场,


给你插上“想象力”的翅膀,去打开那把超越“智慧城市”的钥匙。

 

吴志强:人工智能、大数据帮助我们更好规划城市

 

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和大家探讨了如今城市出现的变化,在过去三十年,他们收集了13810个不同城市的数据,用人工智能构建了不同的城市树,可以计算出这些城市的过去与未来发展。

 

 

过去的城市规划由于缺乏数据支持,会引起后续很多城市问题,但如今有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支持,我们可以更好地预测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作出城市规划。

 

未来的城市品质取决于城市有没有智力创新。如果从城市规划阶段就开始智能化,智能的城市就能与我们共存。

 

 

 

娄永琪:设计让世界和而不同

 

同济大学设计与创意学院院长娄永琪给我们分享了他眼里的设计与创新,在他看来,如果需要有一个共同的语言去衔接不同的学科,那么就应该是设计。

 

我们将废物回收中心改变成一个创新和设计实验室,这其实也是一种语言,是我们的一种宣言,代表了世界可以有所不同,和而不同。

 

我们每个人都说着不同的语言,如果需要有一种共同的语言去衔接不同的学科,那么就应该是设计,因为设计所讲的是未来。

 

 

社区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它承载着人们的各种需求,它浑身散发着创新的能量,它是真正去驱动城市创新变化的源头。

 

需求推动技术进步,而需求是源自于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想象力。只要你有愿景,有想法,这个愿景就会去帮助你发现新的技术。

 

 

中国的城市,需要的不是规划,而是设计。

 

Kent Larson:城市的首要宗旨应该是为人服务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首席科学家Kent Larson给我们分享了有关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议题,他认为好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1908年的巴塞罗那,有电车,有地下铁,很多设施都是为富人所用,并没有为普通百姓服务的当下我们看到的那些公共设施。1958年的波士顿,汽车已经遍布于城市的各个角落,城市可以为更多人服务,城市逐渐有活力。如今,在城市规划中,我们要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让城市更好地为人服务。

 

通过分析和研究居民及城市的各类流动数据,发现人们的行为规律,从而预测人们的需求。我们现在最感兴趣的是机器和人的互动,这极为复杂,但也最有意思。

 

 

大多数城市都规划不良,我们现在开发出一些工具模型,希望可以用更加交互、有趣的方式去对城市进行规划设计。我们可以通过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及合理规划居住密集度,来改善城市拥堵情况。

 

 

预测、部署、达成共识、规划治理,这是解决诸如住房、交通、环境等问题的合理流程,它由数据驱动,从而可以获得更加全民化的设计方案。


 

李斌:未来一定是智能电动汽车的天下

 

蔚来创始人李斌跟我们分享了他眼中汽车行业的未来趋势。他认为,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是一个天然组合,智能电动汽车是未来变革的方向。

 

20年前,我们说到电话,想到的是家里的座机,而今天人们都会想到智能手机;再过10年,当我们说起车,人们可能就会想起智能电动汽车,智能电动汽车比传统汽车的用户体验好太多,它一定是汽车行业的未来。未来,车会变成我们的第二个起居室。


在传统汽车领域,中国汽车公司一直是跟随者角色;而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我们有了换道先跑的窗口期。相信十年后,中国本土汽车品牌在整个乘用车市场的份额将显著提升。  

 


 

苏运升:智能城市必须考虑人与人的互动

 

苏运升分享了他对于智能城市的见解。他认为智能城市不仅仅指电脑CPU,还必须有人与人的互动。

 

大脑在思考时就像电脑的CPU芯片,我们通过大脑和计算机硅片相结合,让城市更智能,让城市空间更扩展。然而,智能城市不仅指CPU,它还包含人与人互动的因素,如果你只留下人脑和CPU,而没有考虑互动,那是完全不切实际的。

 


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研究员&科学家:如何用数据更好地给城市建模?


除了Kent Larson,来自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的多位研究员为大家分享了他们目前从事的研究,他们都在研究如何规划建设更好的智慧城市。

 

Ronan Doorley:我主要用数学模型去进行城市设计,我们训练机器模拟系统,希望通过不同的模型来预测外部变化,通过数据来研究人类的群居行为。

 

Phil Tinn:一个完全自动驾驶的高效街道其实非常恐怖,我们的实验室希望结合各处优势,刨去弊端,将自动驾驶和共享单车的优点相结合,引入纯电动车理念。

 

Arnaud Grignard:通过简单的编程语言在实验室中设计出邻里运动,从输入用户数据开始,从而看到不同行动路径、不同模型对城市的实时影响。

 

Ariel Noyman: 对于城市而言,究竟什么才是好的交通体系?三个结构:城市结构、交通结构、居民结构。结构不同,活动不同,这是一个过程。

 

Markus ElKatsha:城市化的进程从未如此快,规模如此大,如何应对变成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议题。很多贫民窟区域都是城市规划不良产生的后果。

 

 

酒井康史: 我们的项目模式是:报告、分析、提议、排序,如今我们知道,哪个地方需要更多的投资。现在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数据。


 

Luis Alonso:在2050年将会有70%的人类居住在城市中,那时所有的一切都是智能的,互联互动的,视觉化的,我们可以在汽车里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最新动态   >   正文

发布时间

2018/05/30

发布者

点击数

联系我们

参展服务

电话 021-65982200

传真 021-65982200

邮箱 wiee@tongji.edu.cn


微信扫一扫